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296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RP—HPLC法测定苦参素在大鼠胃肠中的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参素在大鼠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HPLC法测定胃肠灌注液中药物的含量。结果:苦参素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吸收百分率分别为(31.02±10.08)%、(21.13±2.71)%、(28.22±6.09)%、(35.66±9.01)%和(33.12±13.22)%。结论:苦参素在胃和小肠上段中吸收良好,制剂研究应考虑其吸收特征。  相似文献   
82.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从污染海域筛选非临床氯霉素耐药株,研究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方法 TCBS和EMB选择平板筛选,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耐药株。MIC测定、基因组DNA.RAPD分型和质粒消除评估多样性。结果 评估187株氯霉素耐药株的MIC值分布、属种分布、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发现80株耐药MIC 25-128μg/ml是CLSI/NCCLS(1995年)定义临床标准(MIC 12.5μg/m1)的2-10倍,分布在弧菌科和肠杆菌科主要属种;58株MIC〉25μg/ml基因组DNA-RAPD分型与菌落表型分组结果吻合,显示多样性丰富。采用多轮高温(-43℃)和高浓度(-1%)SDS双重处理和交替培养,77株MIC〉25μg/m1分离株的质粒消除效率为28.6%;55株不能消除耐药表型,暗示染色体编码耐药基因;22株可消除氯霉素耐药表型,其中16株完全消除,暗示质粒独立编码耐药基因,6株部分消除,暗示质粒和染色体分别编码耐药基因。结论 来自污染海域环境的非临床氯霉素耐药株可作为新模型,提供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84.
海洋放线菌M324抗菌物质的发酵优化与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324是从中国连云港沿海海泥中分离到的一株能产生较广谱抗菌活性物质的海洋放线菌。文章报道了对该菌株的初步鉴定、发酵条件的优化和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部分性质的探索性研究结果结果。发现M324为一株具有耐盐作用的链霉菌属白孢类群白孢亚群类似白长链霉菌的海洋放线菌。在28℃、pH为7.0、培养5d,其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活性最强。发酵产物对酸碱稳定,呈现强极性,并呈现广谱抗菌活性。海洋放线菌M324能产生极性大的广谱抗菌活性物质,有较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5.
张宜平  徐飞  王旻 《药学进展》2006,30(10):433-442
海洋天然产物现已成为临床抗癌药物的重要来源,从didenmline B开始,进入临床研究的抗癌活性物质已经有二十多种。根据海洋来源抗癌活性物质的作用靶点不同,系统综述了正在研究中的十几种来源于海洋的天然抗癌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和研究开发情况等。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苦参素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C8柱为固定相;乙腈:1%H3PO4(9:2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柱温为室温。结果:线性范围0.0162~0.1293mg/ml。R=0.9990。此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87.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8.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了海产野生型眼点拟微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及其抗除草剂Sandoz9785的细胞培养物在生长和脂肪酸组成方面的特性。结果表明,野生型藻株对Sandoz 9785较为敏感,除草剂用量为50μmol·L~(-1)时其生长的被抑制率为75%。在除草剂抑制作用下,野生型细胞的总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而EPA含量显著提高。在160μmol·L~(-1)和320μmol·L~(-1)Sandoz 9785浓度下,筛选到抗除草剂的细胞培养物R160和R320,其平均比生长速率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细胞的总脂肪酸、16;0、16:1ω9、18:0和18:1ω9的含量都低于野生型藻株,但20:5ω3(EPA)含量则高于野生型。R160在无除草剂的培养基中EPA含量最高,可占细胞干重的3.51%,比野生型提高了30%,但与野生型差异不显著。并讨论了抗性培养物抗Sandoz 9785和积累 EPA的机理。  相似文献   
89.
用大肠埃希氏菌 ( Escherichia coli) 113- 3测定 14株分离自我国海域的海洋细菌维生素 B12 ( VitB12 )产力。试验了它们产生 B12 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以海水浸提豆饼并添加一些营养组成的培养基适于进一步确定产 B12 的菌种。培养基中适当添加二氯化钴等盐类有利于 B12 合成。培养基酸碱度在所试菌种发酵过程中随时间延长而提高。保持偏碱性约 96h,可获得较好的 B12 生产效益。所测菌株中 ,No.2 62 7菌株表现良好。有 No.2 62 7菌株的混合培养 ,B12 产力常常有潜力和优势可取。  相似文献   
90.
The venom of the marine snail, Conus loroisii, was studied to assess its risk and lethal factors in regard of human welfare. The lethality of the crude venom (LD50-5.0 mg/kg via i.p.) in mice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motor activity, asphyxiation, follow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effects on vital tissues revealed vascular congestion an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around the portal triad of the liver, spongiosis of the brain, hemorrhages/congested blood vessels in lung and endothelial cells of the renal tubule. Repeated measures of hematological profiles indicated that the venom significantly reduced erythrocytes (P<0.001, GLM repeated measures), followed associated with depletion of hemoglobin, hematocrit,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and platelet count. Serum enzymes such as, 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lactate dehydrogenase and alkaline and acid phosphatases were altered significantly (P<0.05, Friedman test), which in turn confirmed the damage of vital organ tissues. Dual effect of the venom on the activity of mouse brain acetylcholinesterase stand for concentration specific, whereas maximal inhibition (60.41%, P<0.05,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in erythrocyte acetylcholinesterase did not show the dual activity observed in brain. The Ciphergen ProteinChip analysis of the envenomed serum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venom causes changes in definite molecules involved in inflammatory process and ionic transport. In all, the venom of C. loroisii is potentially lethal to mammals, through its rapid action on th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 by blocking neurotransmission with selective interference of ionic channels/recep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